如果你问我们公司这一年最有争议的人是谁,答案一定是她——
从普通工程师一路冲到Manager,如今即将离职,带着身价翻倍的资本跳槽。
有人佩服她的手腕,说她是职场赢家,短短一年干出了很多人十年都做不到的成绩;
也有人骂她心狠,觉得她只顾自己的利益,不择手段,甚至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。
她到底是怎么干的?
今天知道了她即将离职的消息,我想聊聊她的故事。
01 从普通工程师到Manager,她开始崭露锋芒
最开始,她也只是个普通工程师,领导是个温和谦逊的人,不求功劳,但求无过。
可这样的管理风格,也意味着团队没什么大成绩。
后来,领导跳槽了,公司换了新老板,她顺势上位,成了Manager。
但她没选择稳妥过渡,而是彻底换了一个风格——强硬、激进、寸步不让。
她天天和别的部门吵架,维护自己的利益。
哪怕只是个小改动,她都要大张旗鼓地整理成月报,发给全公司的人看。
有人嘲讽她:「这点小事也值得宣传?」
她却清楚得很,让所有人看到自己的成果,比成果本身更重要。
02 一上任就大刀阔斧,赢得第一波好评
她的第一把火,烧到了保安团队。
之前的保安因为长期骂员工,搞得公司内部怨声载道,但一直没人管。
她上任后,直接把这批人换了,换成了态度和蔼的新团队。
基于此,她顺势设立了外来访客休息室,让等待进入公司的外部人员有地方坐着等,不用站在大堂干等。
这波操作,让她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。
大家都觉得,她是真的在做事,不仅动刀改革,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。
03 但她也有让人反感的地方——唯结果论,卷自己也卷别人
如果说前期的改革让她收获了“强硬但务实”的口碑,那么接下来的举措,则让她成为了不少人的“公敌”。
她开始推行极端的KPI管理,不仅对自己要求极高,还疯狂给别的部门加码。
她仗着自己是老板面前的红人,和其他部门开会时语气生硬,完全不给面子。
任何工作不到位的地方,她都会直接点名批评,不管你是谁,不管是不是公共场合。
为了拿结果,她甚至强行打破别的部门的原有节奏,把他们拖进她的项目里加班。
她的态度很明确:「你跟上我的节奏,就能有成绩;你跟不上,就等着被淘汰。」
一时间,大家都对她怨声载道,但老板却很满意。
因为在她的管理下,确实出了不少成绩,部门整体KPI飙升,业绩上去了,影响力也上去了。
04 她的终极操作:建立部门观察机制,全方位掌控自己的职能业务
最具争议的一步,是她推行的专项反馈制度——
她要求在她的职能内,每个部门都必须指定一个人,每个月向她汇报职能相关事务的进展情况。
这些对接人本身不是她部门成员,但她绕开传统的团队管理模式,直接搭建了一条专门向她反馈信息的通道。
她还规定,这些会必须在她安排的时间进行,不管同事是否愿意,哪怕占用了别人午休时间,她也不在乎。
有人骂她:「这样做根本不考虑员工体验,完全是强行掌控。」
也有人不满:「凭什么我们正常的工作流程,还得单独汇报给她?」
但她不在乎,因为她的目的已经达成了:
老板对她的管理能力更满意了,因为她能随时掌握一手信息,让业务推进更快更高效;
她形成了自己的“信息闭环”,保证自己永远站在公司链条的中心,不会被架空。
所有人都觉得她在自断后路,但老板就是欣赏她这种不讲情面的执行力。
05 现在,她要离职了,带着高薪跳槽
就在大家还在议论她的强势风格时,她的离职消息突然传来。
她的下一站,是更大的平台,薪资翻倍,级别更高。
很多人都说:「果然,她卷成这样,不可能在这家公司待太久。」
也有人说:「虽然她得罪了不少人,但她的成绩也没人能抹去。」
她的这一年,称得上轰轰烈烈,留下了一堆“事迹”。
但她没有任何留恋,而是选择了在身价水涨船高后,果断跳槽,换个地方继续干。
06 你会选择这样的晋升之路吗?
她的做法,确实让她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职业跃迁,但也彻底断了自己的后路。
如果是你,你会选择像她这样不顾一切向上爬,争取最快速的晋升?
还是更愿意稳扎稳打,追求长期的发展?